项目名称:海南南平农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陵水县
项目时间:2014年
规划面积:113.52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
按照南平农场的总体发展目标,根据“旅游主导,全域统筹”的规划思路,在对现状用地及资源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形成“一带,两轴,五区”的空间发展结构。确定南平农场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模式为:依托陵水河和区域交通道路,形成“带状拓展,点状集聚”。即以现状场部为中心在陵水河两岸形成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带,在交通节点和旅游资源富集区形成点状布局的风情社区、乡村旅游区和特色文化旅游区。
项目名称: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海口市
项目时间:2012年
规划面积:5.29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
通过分析国内外动物园先进的发展理念,并结合海南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提出把项目建设成集旅游、休闲、科普、娱乐、养生为一体的世界级动植物主题型公园。园区内规划野生动物约6000只、500个种类,热带植物约2000个种类,建设内容包括热带日行动物园、热带夜行动物园、水上野生动物园、儿童科普乐园、热带雨林大观园、热带农业观光园、水上娱乐区、热带植物主题酒店、热带动物主题酒店、火山泉养生度假区、中心广场及后勤服务区,园区建成后每年可接待约600万游客。
项目名称:麓海天堂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万宁市
项目时间:2010年
规划面积:14.73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
规划充分整合规划区及周边区域的热带森林资源,充分发挥近海、靠山、临湖(人工湖)、富藏森林、温泉的资源组合优势,充分挖掘紧邻门户、位于兴梅旅游度假板块滨海-腹地街接地带的区位价值,打造具有农垦特色,集热带森林山地主题度假、农垦商品展销、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旅游度假区。
项目名称:海口文山热带农业休闲观光园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海口市
项目时间:2010年
规划面积:6.57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
规划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探索了海南热带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道路、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模式、羊山地区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悠然文山、怡情乐活”的未来发展愿景、把项目打造成以热带农业风光、农耕文化体验、火山岩石滩风光为特色,及热带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高尚娱乐、旅游服务、养生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了热带百果园、有机农业园、兰花园、花鸟世界、庄园式农业园、火山湿地公园、体育休闲公园及风情旅游街区等多种类型的特色旅游项目。
项目名称:临高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临高县
项目时间:2007年
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
以滨海沙滩、文澜江水域为自然特色景观,以解放海南历史题材为人文内涵,以爱国主义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运动为主要特色,规划以临高角及两翼海滨、文澜江下游为区域核心,形成一角、一廊、一轴、三带、三园、八区的火炬状布局结构。
项目名称:海南省琼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琼海市
项目时间:2016年
规划面积:1710.14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
城市性质:一市两区四地
“一市” 海南东部中心城市
“两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区
“四地”国际健康产业发展基地,世界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海南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
项目名称:海南省保亭县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保亭县
项目时间:2014年
规划面积:1166.7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延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中提出“将保城、七仙岭一起纳入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强调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发展思路,在县城发展中保持形成以保城为核心、七仙岭为后花园的空间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提升城市品味,逐步将县城建设成为著名的森林温泉旅游接待基地和具有优美环境的黎苗风情县城,各片区之间以水系河流、自然生态绿地相隔离,以保城东河、保城西河及其他水系绿色带、道路绿化带为绿化联接纽带,形成生态型组团式布局结构。
项目名称:海南省乐东县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乐东县
项目时间:2011年
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本规划是在海南“绿色崛起”的背景下,通过前面分析乐东县各项发展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动向,得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魅力滨海、热带雨林和黎苗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海南南部未来创新发展基地”的发展定位。
基于山海互动的资源格局,规划县域形成“两轴三心、大区带小镇”的城乡空间发展结构,使四大功能板块能够联动发展。
项目名称:琼海市“多规合一”规划
项目地点:琼海市
项目时间:2016年
规划面积:1710.4平方公里
规划要点:琼海市“多规合一”以《琼海市发展战略规划》为引导,充分落实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定位、战略方向和实施举措,以打造城市空间发展平台和城市空间管理平台为目标,通过建立控制线、用地控制线两种类型的控制线体系,对琼海市行政审批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形成了“战略先行—空间落实—流程再造”的琼海“多规合一”工作三部曲,使目标控制与实施路径完美结合,推进“多规合一”工作。
项目名称:琼海市官塘分区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省琼海市
项目时间:2007年
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琼海市建设局
规划要点:理清官塘城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关系.明确其与嘉积城区、博鳌特别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强化自身品牌:以旅游为载体、以开发温泉文化为手段,利用多元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构筑”一区一主导品牌”的旅游度假空间格局。
项目名称:屯昌县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省屯昌县
项目时间:2007年
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屯昌县建设局
规划要点:以木色湖山水为特色景观资源,以“两湖、五景区”为布局结构,以生态观光、避暑避寒、休闲度假、保健康疗、健康运动为主要功能,树立国际时尚的“3N”旅游和健康旅游品牌,营造海南中部有吸引力的景区与景点,使本规划区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项目名称: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项目时间:2005年
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海南海景乐园国际有限公司
规划要点:蜈支洲岛以岛屿礁石、奇岩翠峰为主要资源特色,依据”保护生态、突出海岛特色和比肩国际化水准”的规划理念,度假区规划为”一心” (台地上的公共设施中心)、 “一片” (东南部的自然生态林片区)、”两区” (西北部海岸的沙滩活动区和礁岩观赏区)、”三点” (码头区、潜水俱乐部和礁林游赏区)布局,并以多功能单元组合而成。
项目名称: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省陵水县
项目时间:2005年
规划面积:456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陵水县建设局
所获奖项:2007年度海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规划要点: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是海南省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重要规划控制区,是全省规划范围最大的海滨风景名胜区。项目由“一带、两港、三廊、四基地、五景区”构成,在突出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景区、景点功能的整合。
项目名称:湖北省赤壁市五龙山温泉度假区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湖北省赤壁市
项目时间:2008年
规划面积:3.52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赤壁市人民政府
规划要点:在保持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发挥地处湘、鄂、赣毗邻的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开发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注重当地农民利益,构筑度假休闲与农业发展两大板块,力图打造一个闲适、健康的温泉休闲度假区和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农村典范
项目名称: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项目地点:海南省东方市
项目时间:2010年
规划面积:2256.27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东方市人民政府
规划要点:本次规划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海南省对东方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东方发展现状及条件,借鉴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经验,综合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通过多方面分析论证,提出东方的城市性质为:海南西部现代化热带滨海城市,以油气化工和能源工业为主的港口城市。
基于对东方市区域地位和经济产业特征的分析,以及东方未来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自身优势与劣势的综合分析,确定其未来承担的城市职能为:海南油气化工和能源工业基地;海南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基地和现代服务中心;南海开发重要服务基地;国家边境城镇开发开放试验区;北部湾东岸重要旅游服务基地。
项目名称: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项目时间:2010年
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
委编单位: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规划要点:沿昌江大道向北发展城市生活区,布置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设施用地;主要沿石碌河中、下游两岸及太坡一带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布置各类循环产业用地;沿保梅岭山麓、重要水体等景观优美地带发展旅游产业带,布置酒店、休闲娱乐和度假居住等旅游设施用地。